习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考察期间曾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清晰地阐明了健康和小康关系。今天的中华民族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到在十三五结束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重点就是健康。在2016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健康与卫生会议,从规格到提出的目标都是历史上空前的。2016年10月份又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新中国建国100周年的2050年,我们的健康中国2030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撑。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来讲,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会带来很多经济发展的机会。
大健康关注生命的全过程
大健康的策略不仅仅是临床的诊断治疗,这里面包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其实是从生命形成的第一天起。根据中国生殖医学会议的精神,大健康是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到临终关怀。更有新锐的生殖医学的观点说应该是从生命形成的第一天前,他把大健康的概念往前提了九个月。生殖医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大健康发展策略是关注生命的全过程。大健康关注健康的全过程,从出现亚健康,出现疾病的风险、高危因素的判断和控制,疾病的诊断、治疗,愈后康复,一直到衰老和养老。所以大健康策略里面又包括了健康的全过程。
第三个大健康策略里面包括了健康的多个环节,从个人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医院管理,健康产业,到健康保险。中国的健康保险,尤其是商业健康保险,在整个的国家保险支付里面占的比重确实不多,但是有一种发展很快的趋势,如果能打通这个渠道,尤其是在和政府健康大数据层面实现对接,蕴含着新的机会。
要实现创新驱动下的大健康策略,学研政一体化必不可少:
一、我国医院的临床大夫开的西药,处方药里95%的最早的知识产权都是国外的,这是我们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必须以药品的国产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大型的医疗装备,通过核磁、彩超、加速器,还有很多跟诊断相关的先进的设备在北上广大型三甲医院里的95%也都是进口的,这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问题。支撑中国人民健康需求的必须是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这种产品和药品,这是国家提出的健康保障工程里的目标。
三、目前临床上任何一个疾病,从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或者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等,还有包括肿瘤、乳腺癌、白血病、脑瘤,都有特定的临床路径,即如何确定是这个特定疾病并在治疗上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指南。我国目前在国际上的贡献少于5%,95%都是国外的,尽管我国从纵向来看发展很迅速,但相对于我国要成为一个医学强国的目标来看,差距还很大。
四、医疗服务的协同化问题。因为北上广的医疗资源明显要好于其他地区,这样的差距就导致了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一线城市的大医院每天都面临特别繁忙的状态。如果我国从人才培养到医疗资源都利用科技创新,通过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传统穿戴式的移动医疗等等大数据共享,可以帮助解决协同化问题。
最后,我国目前的健康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占7%左右,发达国家一般普遍在12%以上,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对国家的贡献应该超过10%,达到12%,甚至更高,成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高层领导也高度关注我国什么时候可以出现一批、甚至一群超千亿级别的生物医药产业。
重大传染性疾病与我国的一步之遥
通常的重大慢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风湿性疾病、老年痴呆,以及先天性缺陷性疾病等,占我国因疾病死亡的人口总数超过80%,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国际上平均的数字。
除此之外的很多感染性疾病,在乙肝感染,结核病,结核病方面我国在全世界排在第二,乙肝感染我国在全世界排第一。禽流感H7N9在多个地方造成了多人的死亡,现在也很被重视。还有一些疾病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比如说埃博拉、疯牛病等等好像都发生在国外,但是随着中国发展的国际化,我们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也要有所布局和投入,因为尽管有些疾病是发生在万里之遥,但实际上它的风险对中国就是一个机舱门之隔。这些重大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健康策略包括医学科学研究,疾病的预警和监控,临床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等四个方面。100多年以来的医学实践表明,任何一种传染病或重大慢性疾病的控制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都和医学科技创新有关,今天我们看看我们临床上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的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应用,都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结果,所以一定要加强从事科学研究。当然,科学研究需要成果转化,成果转化需要有市场,最后惠及民生,但是它的起点必须是科学研究。
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与医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从X射线的出现、青霉素、抗拒素的出现,DNA双股螺旋、器官移植,到70年代的第一台CT,都体现了交叉学科对医学的重要影响。当年诺贝尔奖授予了发明CT的物理学家,医学界的医学家还愤愤不平,但经过论证,诺奖委员会认为这个医学奖应该给这位物理学家,因为他对我们临床疾病的诊疗、保障人民的健康和救死扶伤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就把这个奖授予了物理学家。今天赫医学相关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多了,从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到精准医学、靶向治疗,大数据,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都与医学密切相关。
医学领域的前沿趋势
一、是基因组学技术将在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被大规模应用。基因组学技术是了解我们人类本质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因组学不等于精准医学,基因测序不等于精准医学,基因组学只是精准医学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基因组学很重要有些人认为测序就是精准医学,这是有很大的偏差的。
二、从进化的历程来看人类面临着的疾病风险都是从寄生虫、病毒、细菌、残酷的天气,不卫生的健康环境、饥饿、营养不良等外来因素。但到了今天,任何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今天我们有条件了解我们的内因(包括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尤其是基因组学在技术层面发展很快,在健康、农业及其他的行业里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蛋白质组学未来的发展对健康事业也是很大的支撑。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会我们在不远的将来看到大规模的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应用到临床上,针对一些组织器官修复替代及一些其他疾病。
四、疫苗和抗体生物技术发展得势头迅猛,在过去的三年里全世界销售的前十位药物里面,七项是生物技术药物,其中的6项都是抗体。
五、生物治疗和个性化诊疗技术。生物治疗里面包括了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有些人质疑细胞治疗,因为细胞治疗曾经出现过事故,但应该客观地看到,科学的发展使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都有巨大的潜力,出问题的事故是因为监管部门出了问题,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能因为监管的问题否定科学的发展。在个体化的诊疗的技术方面,在今天临床分型、病理学分型、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还会有分子分型、分子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
六、医疗器械和药物的创新。药物是从十一五开始的2006年就启动了的新药创制的专项,但是医疗器械是从十三五开始在重点推进医疗装备,尤其是数字化的医疗装备。数字化的医疗装备的要求很高,包括数字化、遥测化、微创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小型化。
七、大数据和智能健康医学,形成了一个全局性的国家战略布局。2016年国务院47号文专门针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产业的发展。
精准——人类永恒的追求
为什么人类还要长期不懈地推动科学研究呢?例如有一座冰山,冰山水面上的部分是通过病人的嘱述说身体不舒服,通过病人的体征表现出来一系列的症状,以及一系列的检验的指标,发现出临床问题。这个疾病人类有很多的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等)用以治疗,但以肿瘤为例,每年有360万的新发病例,每年有280万的死亡,就是因为人类对冰山水面下的冰床的了解不够。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还只100多年的历史,不可能把冰床都研究清楚。
所以首先,以肿瘤为代表的很多的疾病的发现都在中晚期。做诊断方面的医生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能够进行早期诊断的试剂盒。如果早期诊断能及时发现现在重大疾病,将会激发巨大的市场需求。
其次是治疗的被动和盲目性,在目前医疗的发展中,由于人类的科学理解还有限,所以在整个的临床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还是粗线条。尽管医生确实尽力在做精准了,但从整个医学发展来看,由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还不够。所以精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目标。
冰山尽管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的,从了解它的遗传变异、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到细胞分子的改变,到组织器官的改变,一直到出现临床症状,每个阶段的现象在临床上能够诊断出的就是在冰山的各个局部,有助于人类了解整体。了解了整体之后,首先可以结合临床,临床分为表型和分型,表型很复杂,分型现在也是粗线条的,只是比10年前的分型有所进展。上世纪30年代肺癌没有任何分型,手术打开胸以后,肉眼看到一块肿瘤就把大部分肺切除了。有了X光就可以看到阴影,根据阴影就可以确定切延。到70年代有了CT更清楚了,医学才开始对出现的病理及时分型(如小细胞、非小细胞等),今天又出现了基因分型靶向药物。
目前分型总体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型,在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还会有更多的进展,就是在对疾病了解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分子分型、药物的创新来实施我们的精准治疗,整个过程都是科技创新驱动的。
什么是精准医学?精准医学简单地讲就是患者的临床信息和人群队列,人群队列包括了健康人群。应用现代的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订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生物芯片的发展、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和大数据的分析工具的出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免疫组学,肠道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都推动了精准医学的进步。有些人认为肠道微生物是人类器官之外的一个器官,但它是自成体系的。在医疗手段上有介入治疗、分子影像、手术导航、内窥镜和微创技术。精准医学的整体整合后,可以帮助人类实施前沿多学科的交叉。
精准医学的发展贯穿整个健康的环节,不仅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包括风险的精准预测。疾病的诊疗包括对疾病的诊断、分类、药物的应用、疗效的评估还有愈后的预测。早诊对于包括肿瘤的大部分的疾病的提高疗效和提高五年生存率,是很有效的办法。药物的精确应用是因为目前的用药方法已经被用了很多年,未来要对药物的应用、副作用的体现和有效效果进行再评价。精准预测方面是指如果得了乳腺癌病人会问医生会不会转移、会不会复发,这些问题光靠临床经验是很难回答的,必须经过更科学的手段。风险的预测是指为什么同样一批人暴露在同样一种环境下,有些人得病而有些人不得病。
精准医学目前发展得最快的是分子诊断,在分子层面上为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其次是分子影像,用特异的分子探针,经过多学科的交叉,包括全数字化高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三维成像、四维成像,3D、4D的成像,对实现分子影像的精确定位、灵敏地特意地发现微小病灶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诊断仪器的整体发展历史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再次是分子病理,目前的病理大部分还是靠医生在看,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判断。前不久在《自然》杂志上有一篇关于皮肤癌的文章,在诊断皮肤癌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过程中医生会看病理切分,然后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结合的智慧医学诊断之后的成绩与澳大利亚一流皮肤科专家的成绩进行了一次对战,结果皮肤科专家诊断的准确率是84%,智慧医学的准确率是97%,人在智慧医学面前大败而归。未来如果智慧医学真正稳定地、多临床、多中心、多点实验成功之后,对边远地区可以通过远程的物联网,经过人与大数据的沟通来支撑对疾病诊断,以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
大数据——实现精准医学的战略条件
首先是生物样本库。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生物样本库会议,医学界对其评价很高。在未来谁拥有生物样本库资源,谁就掌握医学科技主动权,就能占据医学竞争制高点。当然,样本库必须符合要求、有标准、有质量,有完整的临床信息,注意个人的信息安全,考虑到伦理和法规和共享精神。在共享精神方面,中国目前的医院由于制度和文化管理的壁垒,样本的资源共享很困难。大部分医院院长把它当做自己的资源,彼此资源沟通很困难,就是迄今为止国家还没有一个真正国家意义上的样本库的原因。共享的另一个问题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从队列临床组学、药学,到慢病管理、社区健康,在逐步推进,但是也只能一步步地做。因为中国太大了,要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或者区域性的数据库是很困难的。除了依靠靠政府还要靠社会资源,包括资本,企业、医院、科研院所,才能把国家的大数据库做起来。健康医疗大数据库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它将是这个地球上最丰富、最重要、最庞大的数据,从组学数据、分子检测数据、分子影像数据到分子病理、临床诊疗数据,到人群队列、慢病管理、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康复养老,都是动态的。它涵盖了全国从形成的第一天起一直到临终关怀,是非常复杂的。全球多个发达国家都把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布局,因为它应用的领域很广,包括疾病风险预测的预警,疾病相关因素的分析,个性化辅助治疗、慢病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水平的评价)实时的监测、支付等。我国要实现医学强国不管是从科学层面、医疗层面、管理层面还是战略层面上,大数据都是至关重要。
其次是大数据。大数据创新成果里面最杰出的有谷歌的DeepMind和IBM的沃森。对于庞大的人群和动态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相互作用,再优秀的医生也只是看到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在庞大的医学海洋里,专科越分越细,知识总量越来越多,一位医生终其一生所知依然非常有限。而大数据可以容纳几千万份乃至未来几亿万份的数据。当疑难杂症出现时,大数据可以给医生提示,如这个病某年某月某时在什么地方发生过,这个病大概愈后是什么情况,对什么药治疗比较敏感,这个药有什么副作用,有什么禁忌,给医生做决策提供帮助。
这里要着重指出,大数据不能代替医生做决策,医疗的基本模式是医生和病人,需要有人文关怀。但是大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做到快速、准确和减少犯错误。
我国迎来了大数据的机遇,在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这五项里,如果没有大数据支撑,这五项都很难完成。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的大数据文件中,有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公共卫生、融合发展、智能设备这五大应用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肾病已经由过去的肾炎向现在的糖尿病这个方向转变,这就是这项疾病在战略层面上的转变。
精准医疗是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源泉,大数据技术也为精准医疗数据的安全保驾护航,两者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惠民目标。我国的目标是建设区域性和医疗中心,用大数据给医生凝练有效的依据,帮助医生做出决策,使决策增加疗效、降低副作用和减少费用,最终提高疗效、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费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在药物的层面上,大数据对药物的创新、药物地应用、药物临床结果的再评价都有很大的帮助,精准医疗可以反馈给大数据提供很多的数据源。
综合上述,我国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优势。既有临床大规模人群2队列、大数据、临床多中心的验证等大科学,又有组织大型科研项目的经验。我国还有传统医学提供的理念上、哲学上的启迪,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尚医治未病、辨证施治等,还有天然出产的药物资源等。在我国的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在精准医疗领域的未来还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