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分子诊断”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它其实早已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产前诊断、肿瘤筛查、找寻未知传染病的元凶……。日前,在2019年上海科技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主任、上海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关明教授就分子诊断相关话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主任、上海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关明教授
关明解释说,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科。它有力地推动了检验医学在疾病诊断和评价预后方面作用的发展,开辟了现代检验医学在个体治疗应用的新领域。常用的方法有基因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基因检测查癌是真有用还是浪费钱?
当前,社会上对基因检测存在很多误解,比如,所有的癌症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关明表示,基因检测对遗传性肿瘤的筛查或者诊断是有明确的价值,比如有一种叫做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的肠癌,就是由于体内有致病基因突变。通过对阳性患者的直系亲属做相应的错配修复(MMR)基因检测,可以对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亲属及时给予健康干预,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但是,遗传性肿瘤占所有肿瘤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基因检测查癌并不适用于所有癌症,应该结合患者家族史发病情况,如果父母家人都很健康,那就没有必要去做基因检测。
另外,关明也提醒说,基因检测查癌更多是告诉人们一个概率。比如,检测出有易感癌症基因,只能说明得癌症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2倍、5倍或者30倍,但并不表示就一定会致病。而且基因检测费用较高,也不建议人人去做,“一是比较容易被滥用,二是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我国分子诊断水平发展到哪一步?
关明表示,国内分子诊断水平和国际水平基本同步,比如二代测序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几千个基因,还有液体活检技术,数字PCR技术等等。“原先我们认为只有在肿瘤组织当中才能检测到的基因,现在我们只要抽取外周血就可以检测到其中的游离肿瘤特异性核酸,从而实现对患者无损进行肿瘤预后判断、用药的靶向治疗监测。这些技术在肿瘤检测、感染病防治、遗传病的防治等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分子诊断作为一种前沿技术,也有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设备仪器、人员资质、场地等。“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与各省卫生行政部门也正在对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实验人员操作规范等制定标准、审核资质以及实时监管,以确保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检测结果。”关明说。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生命科学开始进入大数据、大平台、大发展时代。关明认为,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也开始需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转化等多个领域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记者 张梦凡 张蕃)